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崔启亮:说“翻译行业病了”是以偏概全 大惊小怪

2016-12-07 译世界 译·世界



近日,一篇名为《一位高翻毕业生的自白:中国的翻译行业病了》【点击此处查看文章的帖子刷爆了翻译圈,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热议。


该文作者为一名有六年自由翻译经验的译员LL,作者结合自己的翻译接单经验,提出了翻译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结论:


中国的翻译行业病了,症状之一就是笔译员的劳动价值被低估,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作者认为是翻译公司价格过于低廉、翻译时间快;译者门槛低、报价低、缺乏竞争力,同时,客户出价也过低等。因此,中国笔译员的翻译价格大大低于美国。


对于客户出价低,作者认为,客户之所以认为翻译不应收费太高,有可能是因为文件本身就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而且,人们通常还有一种误解:只要会说外语的人就可以做笔译。


对于如何减轻中国翻译行业的病症,作者认为,治标的方法是提升翻译的价值,并让客户认同。另外,翻译公司可以提供与本地化相关的咨询服务,创造附加值。


针对翻译低价的问题,作者认为,翻译行业协会应该帮助优秀的学生译员接洽愿意支付合理译费的企业,译员也可通过平台寻找海外公司等。


那么,真如该文的作者所言,翻译行业真的“病”了吗?虽然该文传播很广,但业内专家则表示出了不同意见。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崔启亮对此表示出了不同看法,他分五点阐述了自己对当前翻译行业的看法,认为不能因单个项目没做好就以偏概全,翻译行业并没有病,译者靠专业服务才能找到信心,市场是公平的裁判。并授权译·世界(微信ID:YEEWORLD)发表如下↓


崔启亮

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本地化、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服务。


(1)(这篇文章)曾有学生转给我看,对翻译专业的前途感到担忧,对翻译市场的乱象感到迷茫。看了两遍这篇文章,很多观点还是有思考的,但是题目夸大了。遇到一个项目没做好,就说翻译行业病了,其实是以偏概全,大惊小怪,甚至是哗众取宠。


(2)我对学生说别相信网上的一家之言,翻译市场没有病,这是真实的翻译市场,客户需求不同,公司服务不同,个人能力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爱翻译,把翻译做好,机会很多。对于具体从事文字转换的笔译而言,价格还会降低。不能拿美国翻译中文的价格与中国翻译中文的价格比较,全球来看,个体译者的平均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


(3)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看,过去10年国内翻译市场发展很快,平均每年外包的翻译服务市场比例超过15%。一批有特色的语言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家化发展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4)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当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中央,对潜在翻译市场的需求将逐步释放。自由发展的翻译市场出现一些客户不了解翻译,不重视翻译,一些翻译从业者不规范行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重视翻译的客户,他们自己的客户会教育他们。


(5)大浪淘沙,打铁还需自身硬。找准自己的定位,靠专业服务才能找到信心。个体译者、翻译公司、购买翻译的机构客户都需要正视自己,市场是公平的裁判。


那么,中国的翻译行业到底是“病了”还是“没病”?机智的伙伴们,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写留言”发表您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声明:本文为译世界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擅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一位高翻毕业生的自白:中国的翻译行业病了

观察 | 职业翻译的十大误区!赶紧看看有没有中招

收藏 | 珍贵!21个国内外权威语料库,亲测有效,拿走不谢~

译词 | 1006位汉学家中文名盘点,有了这个终于可以告别“常凯申”式错误

收藏 | 外交部翻译司口译符号手写版汇总,珍贵!


您对翻译行业的见地,欢迎与我们分享交流。来稿请致:media@yeeworl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